2019/03/08
進入2019年,預期市場仍將快速波動,希望能在紛亂中找出大致投資方向的投資人,不妨參考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動向。宏利美國銀行機會基金經理人鄧盛銘指出,巴菲特的投資公司波克夏在2018年第三季買進相當多美國銀行股,今年2月下旬公布其第四季前十五大持股中,銀行股仍不在少數;依據巴菲特長期持股的投資風格,顯見美國銀行股具有空間可期的投資價值。
營運相對穩健 監管環境有利
美國銀行股受股神青睞
巴菲特2018年第3季買進相當多美國銀行股,除加碼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近60億美元外,還新增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40億美元持股,單季對銀行股總計買超逾130億美元。鄧盛銘指出,依據巴菲特經營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申報資料,2018年第三季銀行股持股市值占總持股市值比重逾四成,和標普500指數(S&P 500)銀行類股的權重約14%相比,幾乎是三倍。鄧盛銘認為:「高於指數的持股三倍,表示巴菲特看好銀行股。」而甫於今年2月下旬公布的波克夏2018第四季前十五大持股,銀行股亦仍不在少數。
除了跟隨股神尋找投資機會,鄧盛銘認為,銀行因受到金融監管機構監督,營運較其他產業穩健,且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美國標普綜合1500銀行分類指數(S&P Composite 1500 Banks)的股息率有2.63%,高於標普500指數10年平均股息率2%,表現良好。
而美國寬鬆的監管環境也對銀行股有利。2017年12月,美國通過3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稅改計畫—一《減稅與就業法案》(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法案規定美國企業所得稅率將從35%降到21%。受到淨營業收入上漲和較低的實際稅率影響,2018年第三季,美國商業銀行和儲蓄機構淨利潤為620億美元,較2017年增加了140億美元,成長幅度達29.2%。
不須太過憂心經濟表現
選舉紅利亦能帶來支撐
鄧盛銘強調,美國經濟表現良好,有利銀行股未來表現,且根據研究顯示,過去十年以來,美國銀行股第二季、第三季大多表現強勢,約有4%至5%的回報;若以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鄧盛銘認為,依據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風格,著眼於股價/估值相對較低,美國銀行股成為其投資標的顯然亦具有相似特性。
然而,面對美國多頭市場已走了十年,追高風險亦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焦點。鄧盛銘指出,截至2018年12月,美國銀行股的股價淨值比約為1.5倍,仍較近20年平均折價24%,股價相對便宜。且道瓊指數在2018年第四季下修,整個風險資產都出現回檔,2019年上半年應有表現機會。加上美國總統選舉將於2020年舉行,政治紅利影響下,股市走勢應不至於偏弱,不須太過憂慮。
只是,美國今年預期已進入升息的末升段,銀行業的受惠升息態勢,是否也進入尾聲?鄧盛名指出,從美國 1994 年年底、1999 年底、2006 年 3 月等三次升息循環末段的歷史經驗來看,在升息末段無論投資美國 1500 銀行分類指數或標普 500 銀行指數,投資一年半後都是正報酬,平均漲幅分別都超過 15%,顯示最近三次升息循環末段,美國銀行類股表現預期仍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