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3
2019年9月20日,印度政府宣布下調基礎企業稅率,由30%減至22%,措施亦包括給予新成立的製造業公司15%優惠稅率1 。有關消息刺激印度股市顯著轉好2 。這些改革反映決策官員的經濟政策方向出現重大轉變:在此之前,印度政府偏好以貨幣政策刺激增長;不過,當局宣布減稅,顯示財政和貨幣政策將雙管齊下。在本文中,宏利投資管理(香港)印度股票專家Rana Gupta剖析有關改革如何推動企業獲利,提升需求和重振投資意願,進而由投資帶動的經濟復甦。
我們的觀點:
印度政府大刀闊斧推行改革,果斷地改變管理增長的策略。我們認為改革將有助提高企業收入和節省支出,促進投資(國內和外國直接投資),加強經濟正規化。我們亦相信,假如配合其他大型改革(例如國有資產的分配與回收再投資及勞工改革),將可令印度投資環境轉型。
以往,印度政府主要利用貨幣政策和印度儲備銀行的政策工具來刺激增長,並會堅守財政紀律。然而,由於利率和信貸的效益發揮落後於政策決定,令貨幣政策的成效減退。這種策略導致印度在過去數季的GDP增長放緩。
我們相信經濟增長放緩或許已導致政府傾向運用財政政策。我們估計減稅措施將可轉化為約2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效果,佔GDP約0.7%(2020財年)3 。此外,與大部份亞洲主要經濟體比較,印度新定的企業稅率具競爭力,新成立製造業公司享有的優惠稅率亦是亞洲區內最低之一(見圖14 )。有關政策顯著提升印度吸引製造業投資(外國直接投資)的全球競爭力,並貫徹政府傾向透過投資而非消費推動增長的立場。整體而言,我們認為上述改革應可鼓勵印度私人資本支出增加,吸引全球製造業投資(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印度,創造新就業機會,以及促進由投資帶動的經濟復甦。
稅改的意義:
我們預期稅改可帶來以下成果:
投資展望
我們在過去的文章中曾作出分析,認為政府連任可以把握獨特機會,透過「3R」政策7提升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從目前推行的改革措施來看,政府正邁向這個框架,可望為經濟增長提供助力。
印度需要提高當地投資比率,才能實現宏大的增長目標。我們相信,進取的稅務改革是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一步,但前提是需要配以合適的土地和勞工改革。隨著全球企業致力分散生產基地,印度在化工、工程及電子等領域均能吸引外國投資進駐,因為當地市場龐大、擁有大量具備工程及化工知識的人員,而且不乏求職人士。
我們仍然看好稅務改革可帶來投資主導的經濟復甦。在過去數季,印度的增長不斷減慢。相信大規模稅務刺激措施可於短期內提升需求,並改善中期投資周期,形成更持久和優質的增長,從而打破增長放緩的周期。
我們目前對符合以下一項或多項特質的公司感到樂觀:
在行業層面,我們看好有組織的零售、建材(油漆、瓷磚等)、民營銀行及資本貨品(如機器設備)等企業。
總結
我們認為近期推行的改革,是一系列措施中重要的第一步,可以帶動印度展開投資主導的經濟復甦、提升個人儲蓄、鼓勵增加資本支出、加快經濟正規化步伐、創造就業,更可能令國有企業進一步民營化。正如我們所預料,「3R」政策令印度有望於全球局勢欠明朗的情況下,以獨有的改革方案向提升經濟增長再邁進一步。
註:
1 彭博資訊,“India surprises with $20 billion tax cut stimulus; stocks soar.”2019年9月20日。優惠稅率的對象是於2019年10月1日後成立、並於2023年3月31日前開始生產的製造業公司。
2 彭博資訊,截至2019年9月20日。
3 宏利投資管理估計,截至2019年9月25日。
4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KPMG,2019年9月24日。
5 Nifty50股票指數。
6 估算包括假設印度儲備銀行高於預算的股息可帶來一定的抵銷作用。
7 宏利投資管理。”India’s incumbent government wins second election mandate”,2019年5月24日。 “3R”分別為:1) 循環(Recycle)- 出售國有企業資產以資助政府開支,從而刺激增長。2) 重建(Rebuild)- 建立本土收入和儲蓄,為投資帶來支持。3) 再投資(Reinvest)- 為製造業提供誘因,進行投資以取代進口,並增加出口的全球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