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
自全球金融危機結束後,全球經濟進入了十年擴張期,目前再次處於關鍵時刻。面對眾多總體經濟阻力同時出現,預期未來數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有所放緩,部份經濟體更可能面臨衰退。雖然總體經濟消息欠佳,但我們仍對風險資產保持樂觀,因為全球央行及政府均致力支持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
全球經濟增長偏低但仍有正增長
不少市場風險也值得關注:有些來自地緣政治,另一些則屬於經濟增長的根本變化。舉例說,歐洲增長趨緩;部份亞洲地區增速亦減慢,或者受到貿易問題所影響。我們預期美國經濟增長依然屬於樂觀,並認為整體全球增長趨勢將維持正面,但憂慮增長速度可能日益放緩,令市場受到衝擊。
利率回跌
鑑於來自增長趨勢放緩的威脅,部份央行再度採取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美國聯準會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共升息九次,其後暫停升息腳步,並開始降息[1]。
歐洲央行暫停量化寬鬆不到一年,便決定重啟買債計劃[2]。日本央行提醒投資者,當局可能會擴大負利率政策,令利率低於目前的-0.1%[3]。中國人民銀行維持政策基準利率於2015年的水準,但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至2007年以來的新低[4]。
基準利率進一步下跌及市場預測未來將有更多次降息,導致更大比重的已開發市場主權債券殖利率跌至負值(圖1),長遠很可能出現各種扭曲情況。但就目前來說,利率日益下降,甚至跌至負值,意味追求收益的題材將繼續主導收益投資者。
較高收益的公司債 — 矚目亮點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低利率環境維持愈久,意味央行將更難透過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央行可能會採取量化措施,但短期內重啓量化寬鬆的可能性不大。低利率環境可能引發經濟泡沫,而央行必須在這個風險與經濟放緩之間取得平衡。
在這個低利率環境情況下,公司債可能會成為亮點:違約率持續低水準[5],預期未來12個月將維持偏低,而低增長環境下公司債的走勢偏向樂觀。能夠持續創造正盈利及現金流的企業,將有望降低債務負擔和增強流動性;此外,投資者可取得高於政府債券殖利率的利差收益。在目前環境下,我們認為收益策略可 望表現理想。
[1] 美國聯準會,截至2019年9月。
[2] 彭博資訊,2019年9月12日: “ECB Cuts Rates, Revives QE to Lift Growth as Draghi Era Ends”.
[3] 日經亞洲評論,2019年9月9日: “Bank of Japan's “deeper” negative rates would hit consumers.”
[4] 彭博資訊,2019年9月6日: “China Ratchets Up Stimulus, Cutting Reserve Ratio to Lowest Level Since 2007.”
[5] 美銀美林,截至2019年8月31日。隨著商業周期趨向成熟,我們需要考慮目前商業周期所處階段,若市場持續受到干擾,公司債走勢可能在短期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