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擴散,加上近日油價波動,令中港股市受壓。在本文中,大中華股票專家謝企剛闡述中港股市的最新狀況,並剖析他認為企業能抵禦不確定環境的考驗之原因,並繼續在2020年實現正面獲利增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油價亦下挫,但香港和中國股票表現強韌,MSCI明晟中國指數領先MSCI明晟世界指數超過12個百分點。此外,深證綜合指數是今年全球跌幅較少的指數之一1。部分投資主題(例如消費)受近日的陰霾影響,本文中我們將闡述長期主題最新動態及分享我們的最新觀點。
獲利展望
在疫情爆發初期,中國政府為控制疫情,而延長農曆新年假期,並實施隔離措施和旅遊管制,導致中國的工廠生產和新增訂單在2月急跌至歷史新低2。因此,中國企業的首季獲利受到負面影響,亦不令人意外。到了3月中,湖北省以外各個省份的工業企業產能已循序漸進地恢復至90%3,加上政府推行扶持政策(例如:調低貸款利率,暫緩企業社保繳費,並可能就新基礎建設項目加推財政刺激措施),意味新型冠狀病毒對2020年中國經濟的影響應相對有限。
隨著疫情擴散至全球,中國股票的獲利增長預測已回落至8%4。儘管如此,投資人仍應繼續發掘可望在未來兩至三年獲利增長穩健的投資機會。
看好消費服務股,看淡旅遊觀光股
經濟豐富的專業投資者,應能把握近期下跌機會增加持有高業績能見度股票,並降低下行風險較高的持股。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擴散,投資者亦已微調對消費產業的焦點:對旅遊觀光相關股票保持審慎,並看好由內需推動的消費服務股。由於目前全球各國已陸續實施出入境限制,而且應會在未來數月持續生效,我們相信旅遊相關產業可能會在本年首季和上半年出現更多業績的利空消息。
近日商品市場下挫,導致本已波動的股市加劇震盪。沙烏地阿拉伯向俄羅斯發動「石油減價戰」,對市場造成衝擊,美國布蘭特原油曾於3月9日5一度急跌34%。
對能源業保持審慎
我們相信,投資者將繼續對能源業採取防禦性策略6:
縱使環境不明朗,但為我們三項投資主題提供基礎的主要長期趨勢保持不變:
1.消費升級
我們認為目前市場波動,為增加教育、物業管理和其他「全通路」電子商務公司的持股提供進場良機。舉例來說,由於學校停課,線上教學的滲透率增長創一年多以來的新高。領先的教育機構透過結合線下和線上學習,展現明顯的競爭優勢。這是源於公司規模、即時提升線上內容和優秀的執行能力。
我們認為即使市場回復常態,這些消費者行為的結構性轉變亦不會逆轉。物業管理服務是另一個持續展現結構性增長的領域。預計住宅和商業空間的管理物業總建築面積分別增長10.1%和16.0% 。這將帶來對優質物業服務的殷切需求,我們認為具良好執行實力的頂級物業管理公司可望在中期增加市占率。
2.研究與開發
康健護理業方面,市場討論一款獲批准進行臨床試驗的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疫苗,但我們相信這類投機性機會屬短暫性質。
我們認同政府需要加快批准疫苗和病毒相關藥物,因此其他藥物(例如:癌症藥物)的審批可能延後。儘管如此,康健護理業的投資理由仍穩固,人口老化和醫療需求存在缺口為該產業帶來支持。投資者應繼續聚焦於生物科技和醫療設備公司,進口替代、利多的政府政策和產業整合,將會令業內的優質企業突圍而出。此外,投資者可把握機會,投資於毋須面對雙重風險,但受惠於生物科技研發項目需求持續增長的外包研究服務供應商(受託研究機構)。
3.科技
我們相信5G生態系統將成為中國股市的重大主題,因此繼續看好因推出5G服務而受惠的公司。包括上游設備、半導體、下游手機零組件、大數據分析和雲端服務等多個領域,都有相關投資機會;投資人亦可密切關注整個供應鏈的估值水準,伺機轉進在大盤下跌時出現修正的優質股票,例如手機零組件。
集中於長期主題
毫無疑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投資者前景陰霾密布,導致市場加劇波動。不過,若我們沉著應對和看清近期的動盪,便會發現當前事件不一定拖累中國經濟和獲利增長。因此,投資者應聚焦於能提供穩定持久增長的長期投資主題。
[1] 彭博資訊,截至2020年3月16日。年初至今指數價格回報(以當地貨幣計算):MSCI明晟中國指數:-15.11%;MSCI明晟世界指數:-27.80%;深證綜合指數:-0.63%。
[2] 財新/麥凱德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2020年2月。
[3] 信報,2020年3月17日。
[4] 彭博資訊,2020年3月17日。中國股票是指MSCI明晟中國指數。
[5] 彭博資訊,2020年3月10日。
[6] 宏利投資管理,2020年3月10日。
[7] 由2018年至2023年期間的預測複合年增長率。灼識投資諮詢、中國物業管理協會,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