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2020年可謂多事之秋,在社會、經濟及政治方面近期均面對最為嚴峻的挑戰。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推出,加上美國已選出新一屆領導層,市場似乎有望保持穩定,但投資者應有心理準備,此過程將會漸進而漫長,因為疫情所造成的結構性轉變(非永久性改變)將需要一段時間復原。
宏利投資管理環球首席經濟師Frances Donald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性衰退,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是,對服務業造成的衝擊相對較大,但對製造業造成的影響卻小得多。我們將此稱為「K型」復甦。展望2021年,在疫情期間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業(如製造業及科技業)將會持續增長,而受供需關係影響較大的產業(如零售業及服務業)可能會繼續下滑。」
「整體而言,我們預期,美元持續走弱,加上各大央行可能在未來6個月保持鴿派,將為亞洲市場提供更為重要的推動力。由於低利率環境可能還會持續10年左右,因此投資者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並利用以往較少持有的高收益工具(如基礎設施及農業),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
亞洲股票市場:疫苗供應及重新開放邊境將帶來更多機會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推出,亞洲似乎有望重新開放邊境並令經濟恢復正常。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日本除外)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相信,保持投資及多元化將會繼續讓投資者於2021年受惠,預期亞洲股市會出現產業輪動,將為獲取額外收益提供更多的機會。
陳致洲表示,「亞洲股市一般較已開發市場股市漲幅落後30%[1],且未來盈利增長預期將近高雙位數字。其原因在於,亞洲依然受惠於外部需求,尤其是已開發市場的增長將獲得財政政策支持,進而支持亞洲出口。」
「此外,在2021年下半年之前,預期亞洲半數人口將接種疫苗,意味著邊境將會重新開放,亞洲的增長將會恢復。再加上供應鏈搬遷,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自由貿易協定得以實施,我們預期區內貿易可將實現增長。」
「中國市場於2020年吸引2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2] ,加上當地經濟持續復甦,以及受惠於三大產業支柱推動,包括科技、永續發展及「十四五規劃」所提出的「雙循環」,中國仍將是2021年的亮點。美國新任總統上台後,中美關係預期將大致維持現狀。兩國之間將維持對話與競爭,但拜登政府或會較具可預測性,且敵對性較小。再加上兩國領導人將氣候變化定為共同目標,兩國關係或會有所改善。」
「整體而言,相較於東南亞,2021年我們更看好北亞市場,部分原因是中美關係可能緩和、美元走弱將對該區域的順週期貨幣產生積極影響,以及中國與全球其他地區的增長差異將有機會導致更多資金流入中國。」
「產業方面,我們認為,受疫情影響,加上企業需要採用AI、自動化、5G及生物科技等新技術以維持增長,相關新科技將會繼續表現強勁。隨著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電動汽車、電池儲存產品及供應鏈等與永續發展相關的產業將受到更多關注。最後,隨著經濟復甦在望,景氣循環股及價值股值得留意,比如房地產業的股票。」
亞洲固定收益市場:全球「引人矚目的關鍵連接點」
已開發市場債券的負利率情況為債券及注重收益的投資者帶來更多挑戰,尤其是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中。亞洲債券不僅提供正殖利率,而且具備更優質的投資機會,因此正受到關注。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日本除外)定息產品部副首席投資總監Murray Collis表示:「相較於已開發市場債券,亞洲債券更受投資者青睞。例如,中國債券將在2021年透過獲納入指數繼續吸引外資流入,加上印尼及南韓10年期主權債券的交易價格遠高於美國國庫債券。」
「信貸方面,美元亞洲企業債平均具備投資級別評級,而其亦相比美國信貸市場存在殖利率溢價及在2020年的跌幅較低,我們認為亞洲債券可吸引全球投資者。」
「隨著氣候變化、人口結構及企業治理成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主題,我們亦發現可持續亞洲債券存在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此外,數據指出相對於傳統債券,永續投資能夠實現同等水準甚至更好的報酬率。例如,摩根大通ESG亞洲信用指數及摩根大通亞洲信用指數的累計表現均為43%[3] ,但前者的碳排放密集度[4] (每百萬美元收入相等於196.2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不及後者(每百萬美元收入為419.5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的一半。因此,我們認為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不僅應考慮ESG風險,同時亦應主動把握ESG機會。」
「雖然疫苗消息有利增長,但部分趨勢或已永久改變,比如更多的工作型態轉向長期居家工作模式,以及部分業務及/或工廠永遠失去或已搬遷。我們相信,強勁的亞洲基本因素、有利的全球環境以及多年的永續投資趨勢,讓亞洲債券在2021年成為具有吸引力的資產類別。」
[1] 資料來源:彭博,2020年12月21日。
[2] 資料來源:晨星,2020年12月。資金流入指境外開放式基金,不包括以人民幣計價的境外開放式基金。
[3] 資料來源:彭博,2020年11月30日。所示數字均為美元總額。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投資涉及風險。摩根大通ESG亞洲信用指數(JESG JACI)追蹤亞洲固定收益資產類別(包括由主權、準主權及公司實體發行的浮動債券、永久債券及次級債券)中亞洲(日本除外)美元計價債務工具的總回報表現。該指數採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 (ESG)評分和篩選方法,傾向於綠色債券發行或在ESG標準中排名較高的發行人,並給予排名較低的發行人較低權重或予以剔除。
[4] 碳排放密集度數據來源於Trucost ESG分析。碳排放密集度指範圍一及二中每百萬美元收入的二氧化碳排放噸數當量。